江西师范大学2017年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17-02-24 浏览次数:

中共江西师范大学委员会  江西师范大学

2017年工作要点

2017219

 

2017年是学校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学校党建创新提升年、本科教学迎评促建年、综合改革深化年。2017年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从严治党,突出综合改革,突出内涵建设,突出工作落实,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不懈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一、全力抓好重点工作,着力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1.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推进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加强学习培训,强化理论研究,形成一批高质量的学习宣传和研究成果。召开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坚持立德树人,加强思想引领,创新德育工作机制,构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新格局,形成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特色和经验。召开学校第六次党代会,研究落实学校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和战略任务,选举产生学校第六届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责任,为学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2.深化学校综合改革。落实综合改革方案,以改革破解发展难题,激发办学活力,提升办学质量。深化人才培育体系改革,着力推进以“学”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建设,做好本科生分型培养工作,提升育人质量。深化分类评价体系改革,完善师生评价体系,优化薪酬分配制度,增强发展动力。深化内部治理体系改革,抓好《章程》落实,推进依法治校,提升治理能力。坚持强院战略,将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学院扩大到10个,形成全面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按照“三精四化一制”要求,实施新一批精细化管理改革项目,着力建设示范项目;完善后勤管理机制,逐步采取社会专业服务模式,提高后勤保障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和物资管理绩效评价,推动公用住房清理整治,提升资产管理水平,为学校提供坚强物质保障。

3.加强本科教学工作。落实“十三五”规划人才培育重大专项计划,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打造一流本科教育。

做好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抓好评建工作,形成全员参与评建工作的格局,切实解决本科教学实际问题,结合做好省教育厅全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工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化课程专业建设,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凝练办学特色,把迎评促建工作做实、做精、做细。

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创业师资培养,建立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加强实训实践环节教育,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抓好“全国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新建1个校外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整合学校创新创业资源,提高创新创业竞赛水平,取得2项以上全国“互联网+”、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竞赛、大学生艺术展演等重要比赛一等奖。

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召开全校教师教育工作会议,出台《江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文件,推进教育学部、教师教育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行动计划,加强免费师范生教育培养,做好师范类专业认证、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区申报工作。加强教师教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优化校--校“三位一体”的协同机制。

4.加强学科建设工作。落实“十三五”规划学科建设重大专项,推动一流学科建设,打造学科高峰高原。抓好博士学位点申报、培育和建设。对照博士点申报基本条件,抓好凝练学科方向与特色、学科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和环境条件建设,切实发挥优势,补足短板,努力实现新增博士点“保五争八”目标,为2020年博士点申报培育创造积极条件。强化一流学科建设。深入实施 “1152高峰计划和“3520 高原计划,完善一流学科建设遴选与实施办法,启动省一流学科申报与建设工作。着力建设新材料学科,推动该学科进入ESI前1%取得重要进展,新增1至2个四星级学科。完成学科建设“六定”工作,做好第二批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工作,加强“学科特区”建设,增强学科竞争实力。

5.加强科研工作。落实“十三五”规划科研工作重大专项,深入实施重大成果培养计划,力争全年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超过100项,新增国家级科研平台或者创新载体12个,发表CSSCI以上300篇、CSCD以上论文600篇,获得12个国家级科研奖励和2项以上省部级科技二等奖,10项以上省部级人文社科二等奖,产生一批标志性成果,科研到账经费1亿元。改革论文和学科评价办法,理工科论文引入ESI评价标准,提高高端论文产出,提升科研国际化水平。加强《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心理学探新》等建设力度,继续实施名刊工程,进一步提高学术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

6.加强人才引培工作。实施师资队伍“2112引培计划,创建优秀海外人才孵化基地,设立海外办事处和北上广深研究院,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力争全年引进3名“千人计划”、长江学者、“杰青”、“优青”等领军人才、24名重点人才和优秀海归人才、60名优秀博士,切实提高人才引进的数量和层次。实施高端人才培育、青年英才资助、正大学者讲座教授聘任等人才计划,完善资深教授、首席教授、特岗教授制度,力争培养3名“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千人计划”青年人才等杰出人才,30名左右获得省级人才称号,大力提升自主培育拔尖人才质量。继续做好领导干部“一对一”服务高层次人才,全力提升人才队伍建设水平。

7.提升服务社会贡献率。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增强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抓好智库建设。紧密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办好《江西经济发展研究》、《苏区振兴研究策论专报》、《中国地方政府效率研究》和《江西文化蓝皮书》等品牌智库,推进“十百千”项目服务落地,做好对口支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和企业精准帮扶工作,全面提升决策咨询服务能力。改革智库投入模式、经费管理办法和评价模式,提升智库建设成效。

抓好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对接江西“六大战略新兴产业”,搭建科技成果转化的校地、校企合作平台,发挥大学科技园、生产力促进中心的积极作用,促进科研成果与市场、资本的有机结合,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专利推广,转化科技成果20项以上,加快项目产业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抓好在地服务。围绕国家和江西发展战略,鼓励教师参与地方合作应用等横向课题研究,抓好在地研究重大项目。推进“海昏”相关平台建设和研究工作,努力做实苏区振兴研究院,积极做强江西经济发展研究院。新增建立2个设区市合作关系、与10个县(市、区)签订科技或教育合作关系,与40个企业签订科技服务关系,承接400个各类科研及教育合作项目,实现横向项目立项数和经费增长25%以上。推进校友会、理事会和基金会工作,基金会接受社会捐赠金1500万元以上。加强基础教育合作办学,加强继续教育学院转型发展,提升对学校的贡献率。

8.加快教育国际化进程。召开全校国际化工作会议,谋划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工作。拓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打造学校国际化品牌,促进教师赴外访学,力争每个学院新增1门以上(含1门)双语课,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新增2所海外合作学校和4个学院与国外知名高校开展国际合作办学项目,拓宽学生赴国(境)外学习渠道,通过学分互换、学位互认等合作方式,提高具有学生海外学习经历或毕业升学学生比例。来华留学生教育规模突破300人,加强小语种专业建设。整合汉语国际教育资源,加强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在办好两所孔子学院的基础上,推动建设新的孔子学院。

二、全面推进内涵建设,加快提升学校综合办学实力

9.深入推进本科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加快推进专业综合改革、课程体系改革、教育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和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全面实施本科生学业、德育双答辩,改革学生学业评价办法,积极探索本科生多元化协同培养机制。继续实施“正大学子”等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计划,整体推进本科教育质量提升。完善教学激励机制,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加大教学成果培育力度。实施新兴教学法教师全员轮训计划,推进课程教学范式改革,提升教师专业发展能力。

10.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完善学术学位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加强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和学术创新载体的建设工作,加大对研究生出国访学、参与国际学术会议的支持力度。以教学督导为抓手,加强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规范化管理工作。积极搭建以导师科研项目、学生创新项目、学术交流等为支撑的科研平台,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与校外导师聘任工作。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升研究生教育信息化程度,强化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和各培养环节的监控,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11.加强招生与就业工作。积极应对招生制度改革,完善招生宣传举措和招生政策,继续扩大一本批次招生省份,增加省内一本批次专业和招生计划,新增2个一本线上招生省份;进一步研究完善博士、硕士研究生人才选拔机制,大力推进研究生生源拓展工程,报考人数比上一年增长20%,不断提高生源质量。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联动机制,加强就业创业指导和服务,优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拓就业市场,实施就业帮扶计划和就业信息精准推送计划,提升毕业生就业创业质量,毕业生考研率提高2个百分点、出国(境)留学率提高1.5个百分点、考取公务员率提高1个百分点、师范生对口就业率提高5个百分点。

12.完善人事管理制度。深入实施“十三五”规划薪酬分配和突出业绩奖励体系优化计划,加大教学科研人员“保、奖、促”力度。以实施第三轮岗位设置与聘任为契机,实施定编定岗工作,进一步完善教学科研、教学辅助、管理服务三支队伍的评价和管理制度,试行职员制,优化各类岗位规模和结构,明确人力资源配置标准和机制,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

13.创新学科建设运行机制。推进传统学科转型发展,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推动材料研究院和药学院建设,打造学科高原高峰。建立健全校内相关学科协同发展和资源共享的新机制,推动人才、团队、平台、项目一体化发展。创新现有科研平台建设机制,以质量为导向,完善符合国际标准和学科实际的学术评价、绩效评估和科研激励机制,统筹学科建设各类资源,促进高水平学科平台建设。

14.推进信息化建设。落实“十三五”信息化建设规划,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建设60门网络课程,形成网络课程建设与应用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网络基础工程建设,完成校园一卡通的升级改造,推进一表通、会议系统等应用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提高校园网络安全管理,构建多层次的校园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师大云”,为师生提供云存储、云计算服务。充分利用学校数据资源,建设综合数据分析平台,推动移动校园应用建设,为师生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

15.提升青山湖校区管理与利用效率。按照青山湖校区资源规划利用总体方案和“办学为主、拓展项目;增量发展、延伸互补;集中管理,有偿使用;分步实施,逐步到位”的方针,优化青山湖校区办学资源匹配,分步实施附属小学、幼儿园、国培公寓等规划建设,拓展办学项目,提升办学品牌。逐步推行“资源有偿使用”和“管理社会化”改革,提升青山湖校区管理成效。

16.加强独立学院建设。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加强与有关各方的沟通协调,积极推进科技学院共青新校区建设,确保2017年秋季新生入学如期进驻。

三、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加快提升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17.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巩固拓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效,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进“党建+”,深入实施“三大工程”建设。完善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领导体制,强化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督导,完善院级党委(党总支)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制度,试行党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报告制度,增强党组织的活力和凝聚力。

18.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党务工作队伍建设;完善干部工作制度,规范干部工作流程,加大干部工作分析调研,重视党外干部、妇女干部、中青年业务干部队伍、辅导员队伍、党政管理青年干部队伍、学院教务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和监督管理,加强党史党情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稳妥做好新一轮处级干部轮岗交流工作。

19.强化宣传思想工作。积极宣传学校历史传统和改革发展成效,传递师大正能量,讲好师大好故事,凝聚发展动力。拓宽宣传渠道,创新网络新媒体宣传,提升学校对外宣传层次,在全国主流媒体多发声,扩大学校办学影响力。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加强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加强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全国高校辅导员发展研究中心建设和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建设,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研究与推广。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举办纪念南昌八一起义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香港回归20周年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20.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按照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省纪委二次全会的部署要求,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聚焦中心任务,建立责任清单,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完善合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工作格局,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加强对党内各项法规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继续开展廉政巡察与约谈工作,加强审计监督;巩固深化作风建设成果,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按照 “五类方式”处理信访举报,严肃查处违纪违规问题,保护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加强江西省廉政文化研究中心建设,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21.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完善学校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夯实综治工作队伍建设,强化舆情预警和信息报送,提升综治工作科学化水平。改善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加快校园“天网”工程建设,强化门禁管理和交通治理,抓好校园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周边环境治理以及食品卫生安全检查等工作,加强师生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全教育,维护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深入推进平安师大、和谐校园建设,不断提升学校综治工作水平。

22.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制定《学校2017-2020年校园文化建设纲要》,顶层设计文化建设。设立学校文化建设资助项目,启动师大人物口述实录等文化建设保护项目,讲好师大人故事,传承和光大师大精神。加强校园文化载体建设,完善校史馆内容,发挥校史馆、胡先纪念馆等馆藏的教育宣传价值,挖掘师大办学历史和文化底蕴,提升学校的文化自信。加强学校师范特色文化展示,做好庆祝教师节等重要活动,继续举办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巡回宣讲活动,光大师范传统,弘扬教书育人崇高使命。积极创建精神文明建设单位,强化二级单位目标责任,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23.加强群团统战工作。召开学校八届二次“双代会”,积极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进一步提升工会干部能力和基层工会活力。加强党建带团建工作,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加强社团建设指导,打造若干品牌活力团支部,开创共青团和青年工作新局面。巩固“学习系列讲话,加强自身建设”学习教育活动成效,不断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民主党派和统战团体建设,开展“同心博士服务团”等统战工作品牌活动,积极为学校改革发展献计献策。

四、扎实推进教学基本条件建设和民生工程,加快提升师生幸福指数

24.提升教职工收入待遇水平。探索建立学校事业发展与教职工收入稳步增长的协调机制,优化分配结构,提升人均绩效工资水平。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工作,建立教职工职业年金制度,改善教职工福利待遇。

25.做好师生健身和健康服务工作。完善医院基本建设,为教职工进行健康体检,提高全校教职工医疗保险缴费基数,适当提高学生门诊医疗补助;升级校医院管理服务系统,开通非事业编制教职工校内医保卡就医服务,提升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增加体育工作经费,推动学校群众性体育协会活动,推行非教学时间体育场馆优先免费为全校教师开放政策。

26.做好离退休、工会工作。加强老年大学建设,做好困难离退休教职工的慰问和补助工作,实行荣休制度,关爱空巢老人,针对高龄期、发病期的离退休人员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服务管理办法,在青山湖校区为离退休人员开通“维修绿色通道”,提升离退休人员服务质量。发挥校院两级工会组织作用,推进“职工之家”建设,落实工会会员福利,“三节”向全体会员发放1200元慰问品。维护教职员工合法权益,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做好困难教职工的帮扶工作。

27.改善教学基本条件。完成实验教学大楼建设,加强各学院实验室建设,优化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打造教师教育实验教学平台品牌。加大教学设施设备投入,做好惟义楼智能化大楼二期工程建设。增加惟义楼教师休息室床位。推进音体美外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建设瑶湖校区西区室内篮球场。改善师生实验实践实训条件,面向本科生开放各类科研场所、实验室。

28.优化校园环境。做好瑶湖校区和青山湖校区美化、净化,加强方荫楼、名达楼等教学楼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加强园林绿化养护,在瑶湖校区建设校园赏花胜地“弘德园”。做好青山湖校区电增容校外线路改造工程。建设瑶湖校区教工活动中心、瑶湖校区快递投递中心,整治瑶湖校区712栋周边环境,建设辅导员工作站、学生活动室,优化师生生活环境。

29.推进“安居”项目建设。争取省市及高新区支持,积极推进瑶湖校区教职工住房建设和附属中学、小学、幼儿园的新校区建设。启动瑶湖校区新建研究生公寓、留学生公寓项目建设,推动南区科技综合楼项目建设。

30.提高后勤服务水平。加强食堂、校园超市、校内摊点价格监管,丰富物品供给,改善食品卫生质量,促进诚信经营。办好校园便利超市,提供预约备货服务。在瑶湖校区开办教职工洗车服务点。更换图文信息中心直饮水系统。完善后勤服务大厅功能,整合校内相关职能,构建“一站式”平台,为师生员工提供方便、快捷、优质服务。